站内搜索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油茶分会欢迎您!
行业新闻
企业风采
协会动态
海南省油茶树如何变“摇钱树”?
来源:油茶人 | 作者: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油茶分会 | 发布时间 :2025-01-07 | 8 次浏览: | 分享到: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李兴民 通讯员 吴文嫱 丁元昊 摄影报道)作为全国油茶重点拓展区,油茶被列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的“六棵树”之一。但让人遗憾的是,海南山柚油在国内甚至本省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很多人对其知之甚少。日前,在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油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2024年海南省山柚(油茶)产业技术联盟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建议,海南应加快创建全省统一的油茶公共区域品牌,积极构建产业关键技术标准体系,从而提升海南油茶影响力,培养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35年,综合产值达100亿元

油茶,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

海南人从油茶种仁中榨取的茶油,被称为“山柚油”。因海南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油茶进化形成了海南独特的油茶新种山柚,为十倍体油茶。海南山柚具有丰富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其具有高产、营养物质丰富、风味品质优异的特性。因而海南山柚油的市场售价远高于国内其他主产区同类产品,平均价格350元/市斤左右。

海南大学赖杭桂油茶科研团队对全岛18个县市油茶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3个居群中,鉴定十倍体16份,八倍体7份,涵盖海南16个市县,十倍体主要分布在海南的12个县市,并且树龄超100年的油茶古树及热带雨林野生油茶居群鉴定均为十倍体,而八倍体居群普遍在树龄60年以下且可溯源为人工栽培。

据了解,琼海、澄迈作为海南油茶主要的种植区、加工的主产区,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目前,油茶产业遍布各镇区,农户自发种植积极性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力强,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油茶产业新画卷。

根据《海南省油茶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海南计划新造良种油茶林81万亩,改造低产林1.8万亩。根据海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山柚油年产量达到1200吨,综合产值20亿元;到2035年,年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综合产值100亿元。

油茶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与内地油茶一样,海南油茶也存在严重的“千花一果”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制约了海南油茶的产量,还极大地提高了每亩的成本。

“尽管油茶前景长期看好,但目前来看,海南省油茶产业发展仍属初级阶段,种植面积偏小、总产量低,缺少龙头企业,对国家食用油安全保障的贡献有待提升。”海南大学油茶团队负责人、海南大学南繁学院党委书记黄东益说。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油茶研究中心主任贾效成在交流会上分析了海南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瓶颈以及相应的对策,指出了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和亩产值提高的积极变化,但也面临种质资源收集不足、种质创新评价不够、品种培育依赖无性系筛选等挑战。他指出在第二产业,缺乏高产示范和低产林改造基地,高产栽培理论不足,种苗繁育与需求脱节。在第三产业中,产品单一、品牌多而不强、价格高、销售渠道少,需要通过开发新产品、公平竞争、提高产量、适度加工来解决这些诸多的存在问题。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夏腾飞强调,结合海南油茶的产业特征,为打造海南“山柚油”品牌,他提出两大思路,一是根据特异标志物开发海南油茶种仁鉴定方法提供科学参考,有益于保护海南“山柚油”地方品牌。二是通过对海南传统热榨工艺对山柚油风味形成的影响分析,可为优化海南山柚油加工工艺提供科学参考,有助于海南山柚油加工工艺的标准化。